ESG如今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最炙手可热的议题之一。它为何如此重要?对于国家、企业、个人分别意味着什么? 本系列文章将通过15张图片回答大家广为关心的问题,帮助您快速入门ESG。在上篇《什么是ESG?15张图带您花式解锁,绝对秒懂!(上)》文章中,已经对ESG相关的第1-7个关键主题作了介绍。本文将介绍第8-15个主题。 八、ESG信息披露是否存在造假的可能? ESG信息造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。尤其当ESG和融资、竞标等商业活动相联系的时候,一些公司会受到经济利益诱惑而提供虚假信息。这种行为被称为“漂绿”(green washing)。其常见形式包括:1)自称绿色环保,但无真凭实据;2)利用目前各类ESG评判标准不一的漏洞,只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标准来披露信息;3)在碳排放等领域直接伪造数据;4)隐瞒对自身不利的信息,“报喜不报忧”。 针对漂绿现象,可能的对策包括:1)通过立法严令禁止,以法律武器震慑造假行为;2)加快推进各种ESG标准的统一工作,让漂绿者无空子可钻;3)通过第三方机构的核查和审计来促进数据质量提升;4)加强企业内部合规管理,包括以近年来流行的“反舞弊”(Anti-fraud)等方法论提升公司的廉洁风控水平。 
九、ESG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情况? ESG事业在欧盟和美国的推进节奏有所不同。 欧盟是ESG/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发源地。从具体领域来看,近年来欧盟在一部分行业的ESG工作如期推进(如海事领域的“FuelEU”碳费征收工作在2025年1月开启),而在汽车制造等领域的节奏则有所放缓。 就美国而言,近年来“特朗普-拜登-特朗普”的政权更迭,直接导致其ESG可持续发展政策出现了大幅波动。相对来说,特朗普政府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接受度较低。
 十、企业出海到发展中国家时,如何考虑ESG因素? 对于亚洲、非洲、拉美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,ESG可持续发展工作既有一些共性(如普遍存在“隐性腐败”风险),也因当地的历史、地理、宗教文化因素而存在较大差异。出海企业有必要针对每个目的地国家做专门分析,并充分吸取前人经验。下图列出了各出海区域的典型因素: 
十一、ESG和企业营销如何结合? ESG不是单纯“增加工作量”,而是能助力企业销售。一方面,许多跨国企业会向供应商提出ESG硬性要求(如ESG评级、环保/职业健康认证);另一方面,环境、社会、治理等各方面的建设也可以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,如下图案例所示。 
十二、ESG和金融的关系? ESG和金融运作有着密切的关系。在2025年3月发布的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的指导意见》中,国务院办公厅明确要求: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高质量金融供给。一些典型案例如下图所示。 
十三、ESG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哪些? ESG在欧盟、中国和其它代表性国家的代表性法律法规如下图所示。 总体来看,欧洲是ESG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鼻祖,其相关法规最多、要求最严。在推进过程中,欧盟也在根据实际情况对法规进行调整,如2025年2月的Omnibus Package(综合法案)致力于减轻中小企业的ESG工作负担。
中国近年来在全面绿色转型理念的指导下,相关的立法工作正加快开展。除了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的总体规定和《能源法》等专业领域法律之外,各地的ESG法规和标准建设也在快速推进中。
在世界的其它地区(如东南亚、中东、南美等),代表性国家也正逐步推进ESG相关法律的制定。总体来看,可持续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在世界各地都日趋完善。 
十四、ESG相关的职业有哪些? ESG相关的主要职业类型包括(但不限于): - 法律合规类:律师、法务、合规官等角色从根本上提升企业法治管理水平,助力公司搭建完善的ESG体系; - 技术类:包括双碳、能耗管理、废弃物管理、信息安全等领域的专业技术岗;
- 财会金融类:从税务管理、投资领域做好金融的“绿色大文章”;
- 其它:如ESG战略规划、相关标准认证等。 
十五、个人如何学习ESG相关知识? 个人学习ESG知识的主要途径包括: - 接收网络信息:如浏览公众号文章、阅读知名企业ESG报告、加入微信群等。
- 阅读有关书籍:专业书籍贵在“精”而不在多。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联合国发布的《Who cares wins》等里程碑式书籍,了解可持续发展事业的来龙去脉。此外,还可结合自身需要学习相关技术著作或法律文献。
- 参加短期课程:例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职业证书课程,或是某专题培训。
- 参加长期课程:如长期从事ESG相关工作,可报考知名院校的ESG专业、法律专业等相关学位课程,实现自我的全面提升。
- 参与线下活动:如报名参加ESG领域研讨会和论坛、实地参观优秀企业等。 - 从事ESG相关工作:可以先从门槛较低的工作做起,如担任环保、社区公益等方面的志愿者,或是从事短期兼职,在“知行合一”的过程中逐步投身可持续发展事业。 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