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10日,市“三会”首席名誉会长顾森贤赴晨光集团考察调研,他指出:“晨光集团在变局中出招,在内卷中突围,为我们树立了高质量发展的‘破局’样板。”  位于武进区湟里镇的晨光集团,是由一家由总资产不足10万元的涂料小作坊,逐步成长为多元化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集团。在晨光集团创始人缪国元的陪同下,顾森贤首先参观了晨光智慧馆。踏入馆内,仿佛打开了一本关于涂料世界的“魔法书”,琳琅满目的陈列产品中,有在透明与不透明之间一键切换的智能调光玻璃与膜,有自清洁、耐高温、耐腐蚀等优点的陶瓷水漆,有耐擦洗、耐污染、长效分解甲醛等特性的墙体涂料,还有保温隔热涂料、薄型防水涂料、航天航空级材料等等,每一款产品都凝聚着晨光人的独创与智慧,彻底颠覆了传统认知,带来了一种全新生活方式的解决方案。 
在随后的调研座谈中,缪国元介绍了晨光集团发展情况。他说,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重创新、用人才、重质量、强实体、做精品的发展战略,先后研发了众多功能性涂料前沿技术,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,取得了行业内充分的话语权,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,在创建民族涂料品牌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。他认为,在同质化竞争的时代,唯有创新才能突破同质化困境,唯有品质才能赢得市场信赖,做企业要舍得放弃低质低价和低端市场,做好自己的蛋糕,不走同一条赛道。他说,我们的目标是为行业解决痛点难点问题,瞄准行业优质企业,帮助头部企业做提升,为客户的客户着想,为了强链企业发挥特定作用,以优保优以优促优,环环相扣,出精品,在细分领域打造差异化、高端化路径。 顾森贤在听取情况介绍后说,刚才看了智慧馆,又听了缪总的介绍,晨光集团用30余年时间,完成了从乡镇涂料厂到行业隐形冠军的蜕变,他们的崛起之路,是一条“产业谋优势、企业谋长远、创新谋高端、市场谋领先”的高质量发展之路,也是常州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工业基础厚实的反映。在多变复杂的形势下,建材行业首当其冲,但晨光集团却创造了企业发展的亮点,这对我们在变局中把握机遇、在困境中寻找出路,增强了信心,拓展了思路。

顾森贤指出,面对市场竞争激烈、行业内卷严重的环境,对于企业来说,如何破局、如何创新赛道、如何与竞争“高手过招”,这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。企业活下去是底线,活得好才是本事。只有从“内卷求生”转向“创新破局”,从低端赛道转向引领赛道,从拼价格拼成本转向拼科研硬实力、拼技术突破,企业才能“活出精彩”,才会拥有与市场高手“扳手腕”的底气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。 顾森贤强调,未来的竞争正在从生产车间转移到实验室,从销售终端转移到标准制定。所以,破局不是被动适应,而是主动重构产业链价值链;不是做最好的追随者,而是做唯一的创造者;不是盲目抢位,而是精准卡位,发挥企业的“铆钉”作用。破局体现的是勇于攀登、克难求进的闯劲,是逆势成长、越压越强的韧劲,也是“终局思维”、马拉松赛式的长期坚守的后劲。 顾森贤最后说,这次调研是市“三会”对晨光集团发展成果的一次“点赞”,我们要通过总结和宣传像晨光集团这样的一批企业和企业家精神,更好地激励常州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,跑出加速度。 
晨光集团两位总经理薛亚波、吴健参加了接待,市“三会”顾全栋、张燕等随同参加了考察调研。
|